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媽祖宮舊地名

一個地方或地區的地名,與在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是相當密切的,由於地理是人類活動的舞臺,所以追溯地名的起源與演變,可以探測出其所代表的意義;同時,我們也可以藉由地名,來還原出昔日的歷史景觀,包括自然環境、區域方位、動植物生態、人類建物設施及聚落部分之區域機能等,甚至一個地方的人文特色、宗族習俗等,亦即了解到地方的發展歷程。簡單的說,我們能從地名來瞭解地方的歷史。

媽祖宮庄(媽祖宮仔),一個位於臺南濱海的小村落,過往為臺江西岸濱外沙洲的北汕尾北端,因古鹿耳門天后宮而得名,曾經因著名的鹿耳門港而一度繁華,但在歷經臺江浮覆、滄海桑田後,地方從絢爛歸於平淡,但隨著歷史發展,居民卻重新在這片土地上,開墾出屬於自己的新天地,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發展的痕跡。本節主要目的在於釋義媽祖宮庄聚落的部分舊地名,以探討這些舊地名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一、丁仔園(Ting-á-hg)
本處為早年墾民拓荒築寮之地,約位於現今臺17線濱海公路與北汕尾三路交叉路口「鄭成功戰船」(東邊有永樺加油站)的西側一帶,最初有18戶,後增至20幾戶,因常遭水患而往南遷聚於「舊厝地仔」。遷離後,此地被土城仔人依人丁而分產,故名;現為鹿耳門溪上游河段及魚塭沼澤地。
<span class="p06">一、丁仔園(Ting-á-hg)</span>
二、舊厝地仔(Kū-tshù-tē-á)
本處位在「永樺加油站」的西南側路(北汕尾3路)西工廠一帶,為「丁仔園」墾民移墾處,因築造簡單寮舍「筩間寮仔」(thāng-king-liâu-á)居住,常遭竊而再往西南遷至現今「媽祖宮庄」一帶重新聚庄,此地變為舊有厝地,故名。
三、廟地窟仔(Biō-tē-khut-á)、古廟址(Kó-Biō-tsí)
本處在今鹿耳門天后宮東北方的鹿耳門溪河床及其南側魚塭之內,也就是古天后宮廟宇的舊址所在,聚落林姓祖先最早也住在古廟的附近;清同治10年(1871)洪水過後,廟毀村移,日後此地附近陸續出土了「新建鹿耳門公館碑記」、「重興天后宮碑記」及殘破屋瓦、硓石古 石等重要的歷史文物,該址也被稱為「廟地窟仔」或「古廟址」。
<span class="p06">三、廟地窟仔(Biō-tē-khut-á)、古廟址(Kó-Biō-tsí)</span>
四、九塊厝仔(Káu-tè-tshù-á)
本處位於舊厝地仔東邊,即今媽祖宮2街126巷一帶,最早入墾者為林正(將軍苓仔寮)、蔡萬曆和林番掟等人,最初因住有9戶人家,計有邱姓1戶、黃姓1戶、蔡姓2戶、林姓5戶,其中僅蔡姓是由媽祖宮庄搬出,其餘則為日治時期由鄰近之土城仔、學甲寮等地方遷入者,因為到媽祖宮庄從事牽罟捕魚的作業,繼而在此定居,因最初有9戶人家,故聚落居民乃稱此為「九塊厝仔」;今有70餘戶。
<span class="p06">四、九塊厝仔(Káu-tè-tshù-á)</span>
五、三棟仔(Sann-tòng-á)
本處位於北汕尾3路,在鹿耳門媽祖宮庄的東北方,為日治時期鐘淵曹達株式會社所建造鹽場員工宿舍,以提供鹽工居住,居民主要來自布袋、大寮一帶,戰後仍為臺碱員工宿舍,但未改建為現代屋舍。由於宿舍為3排日式木造屋並行,在附近區域形成一明顯目標,故稱為「三棟仔」。
<span class="p06">五、三棟仔(Sann-tòng-á)</span>
六、釐金局(Lî-kim-kik)、釐金塭(Lî-kim-ùn)
本處位於鹿耳門溪南邊往四草附近,即約在臺碱鹽工宿舍以南50公尺一帶。清末三郊在開通「竹棑仔港」(竹筏港)之後,為能維護此河道暢通,必須向往來竹筏徵收通行費,以做為修濬河道之費用,遂在鹿耳門溪南設置一座八角亭,即「釐金局港仔寮分卡」,其遺址約在今北汕尾路與竹棑仔港的交會處。此地沿溪道往南約600公尺處,有「港仔寮」舊地名,附近魚塭也稱為「釐金塭」(科工區變電所對面的「本田路一段150號林宅」前)。至日治時期因嘉南大圳貯水庫完成,曾文溪失去上流水源,所以下游不能通行竹筏,因此廢止溪筏通行,釐金局也隨之裁撤。
<span class="p06">六、釐金局(Lî-kim-kik)、釐金塭(Lî-kim-ùn)</span>
七、港仔寮(Káng-á-liâu)、船夫舍(Tsûn-hu-sià)、鹽夫舍(Iâm-hu-sià)、鹽務舍(Iâm-bū-sià)
本處約在現今北汕尾2路550巷,即臺碱鹽工宿舍附近。臺碱公司安順廠前的排水路,就是從前鹿耳門廢口通抵四草湖的「竹棑仔港」(竹筏港)河道,故稱作「港仔」(Káng-á)。清末在港仔西南岸設立「釐金局港仔寮分卡」,來往船隻需在此候船繳納通行費,有時因天色已晚,船夫得在關卡外搭寮等候,因此也被叫做「港仔寮」或「船夫舍」。至日治時期,本處成為附近鹽工搭寮的地方,後來改建為宿舍,稱為「鹽夫舍」,現仍存在有數排磚造房舍。至1982年以後,本處居民大多已搬到北汕尾2路800巷「鹽工住宅」居住,目前該地也被稱為「鹽務舍」。
<span class="p06">七、港仔寮(Káng-á-liâu)、船夫舍(Tsûn-hu-sià)、鹽夫舍(Iâm-hu-sià)、鹽務舍(Iâm-bū-sià)</span>
八、食水窟(Tsih-tsuí-khut)
所謂「食水窟」,乃是指距離河道較遠或河川水量不穩定的聚落,或可能是近海地區,因土壤鹽分較高,居民在無法鑿井取水下,便經常在村庄內挖鑿水塘,也就是「水窟仔」(tsuí-khut-á),以儲水備用,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食水窟」的水源,主要來自於自然降雨,在嘉南大圳竣工派水後,也有居民將圳水引到食水窟內儲存。此類水塘,在戰後仍可以在安南區各聚落內發現,其中在媽祖宮庄就有兩處的「食水窟」,分別是在顯宮派出所前及顯宮國小前,目前係引用臺碱安順廠所引進之圳水儲存。不過,當自來水逐漸普及後,此類水塘也陸續被填平消失或轉型為其他用途。
九、顯宮國小(Hián-kiong-kok-sió)
自日治時期以來,原來媽祖宮庄聚落的學童,都必須前往8公里外、位於本淵寮的「媽祖宮公學校」(今臺南市海東國小)就讀。1952年9月,鎮海國小借地鹿耳門天后宮旁創設分校,教室暫設於廟內,初名為「鎮海國小顯宮分班」;隔年秋,地方熱心教育人士借用廟地籌資興建教室3間,課室始行遷出,同時也改名為「鎮海國民學校顯宮分校」;至1956年8月,奉准獨立為「臺南市安南區顯宮國民學校」;至1968年8月,再改稱為「臺南市顯宮國民小學」。1972年起,因鹿耳門天后宮香火日益鼎盛,廟中鑼鼓鞭炮喧天,影響教學甚鉅,乃興遷校之議。1977年秋,因鹿耳門天后宮擴建廟堂,欲收回租用校地,遷校更為緊迫,終於在1980年於現址完成新校興建,當時校園內共有教室4間、地下室3間、校長室、圖書室、教具室各1間。
<span class="p06">九、顯宮國小(Hián-kiong-kok-sió)</span>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