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台灣之門鹿耳門台灣府志縣志中的鹿耳門

高拱乾《臺灣府志.封域志》形勝云:「臺灣府襟海枕山,山外皆海。東北則層巒疊障,西南則巨浸汪洋。..臺灣縣,..內有鹿耳門,海天波濤,紆迴曲折,險要固塞之地,莫或最焉」。同志山川,臺灣縣山云:「又縣治西至於海,曰鹿耳門(在臺灣港口,....凡來灣之舟,皆從此人,泊舟港內。..)、曰北線尾(在鹿耳門南,與鹿耳門接壤。其南,即安平鎮也。..),南轉與安平鎮七鯤身會,是又府治水羅禽也」;鳳山縣山云:「又逶迤而西南,有鯤身者七,打鼓山蜿蜒而亙西南,共結七堆土阜,有蛛絲馬跡之象,如鯤魚鼓浪然。自一鯤身遞至七鯤身,相距有10里許,並無喓石,俱皆沙土生成,然任風濤飄蕩,不能崩陷,上多荊棘雜木,望之有蒼翠之色。外係西南大海,內係臺灣內港,宛在水中央,採捕之人居之」。

同志山川,臺灣縣水道云:「縣治之為水凡六:一曰新港,通木岡山溪。..至武定里,從洲仔尾匯新港,西入於海。此臺、諸縣界水也。..一曰安平鎮港,潮汐從鹿耳門北至洲仔尾,受新港溪流;南至瀨口,受鳳山之岡山溪流。港內寬衍,可泊千艘」。其他四水,一曰大目降中溪,至武定里北,會新港,從洲仔尾西入於海;一曰大目降南溪、咬狗溪,皆至武定里,同新港西入於海;一曰大橋港、小橋港,合流東過武定里之南,分為二,西入於海;鳳山縣水道云:「....一曰岡山溪,出自岡山北,....。西至永寧里,流入於海。此臺、鳳界水也」;諸羅縣水道云:「....一曰木岡山溪,....至新化里為新港,入於海。一曰歐汪溪,....經開化里赤山之南,又西過善化里、安定里,入於海」。

綜觀以上康熙高志及後纂的乾隆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內港」的範圍應指諸羅歐汪溪至臺鳳界水岡山溪、二層行溪之間的水域,其東岸為安定里的卓加港、含西港、西港仔港、直加弄港、竿寮港、灣港、新化里的洋仔港、武定里的洲仔尾、大橋尾、永康里的柴頭港、臺灣府城、新昌里永寧里間的瀨口,西岸為諸羅的青峰闕、馬沙溝、青鯤鯓、臺灣的隙仔港、加老灣港、海翁線、鹿耳門、北線尾、安平鎮港、七鯤身、喜樹仔港。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封域》山川.臺灣縣云:「臺江,在縣治西門外。大海由鹿耳門入,各山溪之水匯集於此。南至七鯤身,北至蕭志龍、茅港尾」。這是「臺江」之名首見於志書,其範圍包括今臺南縣七股鄉、臺南市安南區的大部份地域,以及其他鄉、市區的一部份。

清道光3年(1823),臺灣府「臺江」有了桑田之變。據道光4年3月總兵觀喜等奏議云:「鹿耳門一口,百餘年來號稱天險者,蓋外洋至此,波濤浩瀚,不見口門,水底沙線橫亙,舟行一經擱淺,立時破碎。..今則海道變遷,鹿耳門內形勢大異。上年7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10月以後,北向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40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15.6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浦,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昔時郡內三郊商貨,皆用小船由內海驟運至鹿耳門,今則轉由安平大港外始能出入,目前如此,更數十年,繼長增高,恐鹿耳門即可登岸,無事更過安平,則向之所謂內險,已無所據依」。

至道光10年(1830),臺灣府曾敦仁、黃本淵、陳國瑛合報之採集云:「北關外臺、嘉分界之新港溪口,近經沙壓絕流,其上頭源水斜南,橫過三崁店前,透出柴頭港溪,合流注於臺江。其臺界外北條一溪,原由曾文溪透菅寮出西注海,今從菅寮溪尾入臺界,曲出鹿耳門礁口旁,又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入海。邇時溪道紛更,....原其故,皆由臺轄柴頭港、洲仔尾、三崁店等處,以至嘉屬之鼎臍、塭灣、港口、菅寮等處,所有西偏之內海,均見沙土壓積,變成浮埔。自東徂西,約10多里;自南達北,約20餘里,高高下下,不一其區,以致溪道奔馳,有難由舊」;另陳國瑛之採集云:「城北自三崁店至柴頭港西北一帶,新浮浦地」、「臺江在邑治西門外,南至七鯤身,北至柴頭港溪、新浮埔溪,西吞大海」。
綜觀道光初期的「臺江」海變,臺灣府城北之臺江,受到曾文溪沙壓絕流的影響,變成陸埔,「臺江」的範圍已縮小剩下安平至七鯤鯓之間的水域。陳國瑛採集之新浮埔溪、新港溪、柴頭港溪、德慶溪、福安坑、溪仔墘溪、喜樹港溪等皆注於臺江,正可見到海變後的「臺江」範圍。

道光22年(1842)的海漲暴作,湧為沙洲,使臺灣府城與安平之間,成為一片坦途。據《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縣輿圖冊》山水云:「臺江,已成陸地,在縣大西門郭外。在昔各山溪之水澳聚於此,汪洋渟蓄,可泊千艘;尋因道光間防夷,填塞海口,不數年,由安平鎮漸次沙漲,直達大西門郭外,志所謂『安平晚渡』者,今成坦途。唯距城一里有老古石港一條,可通運載,然遇海漲颶風,往往為沙土所塞,商人時濬通之,故此港久而不廢」。

道光末期,「臺江」一再地發生變化,海漲暴作,淤填成陸。臺灣府城與安平間的坦途,終於有把道光初期縮小範圍的「臺江」隔成兩半水域,並萎縮成今日的「四草湖」與「鯤身湖」。
陳第《東番記》云:「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港、大狗嶼、....皆其居也」。其中提到的加老灣,大員兩地與「臺江」有關,早有夷人居住。明天啟四年(1624),荷人進據臺窩灣(即大員,今安平),曾在北線尾建城堡及商館。據瑞士人賀波特(Herport)所撰《臺灣旅行記》指稱,見到荷人保存的1652年所繪的安平地圖,在鹿耳門水道南邊有一個小漁村。永曆15年(1661)4月,鄭成功進軍鹿耳門收復臺灣。「藩坐駕船即至臺灣外沙線,各船魚貫絡繹亦至。辰時天亮即到鹿耳門線外,本藩隨下小哨繇鹿耳門,先登岸踏勘營地,午後大鵃船齊進鹿耳門」。清康熙58年(1719),各官捐俸同建媽祖廟於鹿耳門。雍正8年(1730),奉文移駐海防同知於鹿耳門。鹿耳門由荷據時期的漁村,到明鄭時期的營地,再到清代初期建媽祖廟、海防公館,可見人口聚集已多,地位益形重要,在臺江水域是一個主要據點。道光初期,北臺江與鹿耳門產生極大的地變。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漸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

道光10年(1830),曾敦仁之採報云:「鹿耳門港,郡龍關鎖之水口,昔年可泊千艘;志所謂『連帆』是也。今北畔沖漲,港內浮淺,往來船隻俱泊港外矣。....洲 仔尾原迫海墘,高處多漁民居焉,低處則產蠣、蟹、蟶、蛤,漁人或造小艇、或設竹筏,取為生業。今海邊一片盡為埔,通連嘉邑地界,橫寬不啻數里,道憲孔有出示招墾,雖未成業,亦可謂滄海桑田之望也」;道光22年(1842),海漲暴作,湧為沙洲,臺江已成陸地,府城大西門郭外一片坦途,直達安平。臺江浮覆之初,官府出示招墾多成觀望,日後居民漸聚,行成部落,儼然移民之新天地矣。直到咸豐年間間,北臺江新浮埔地在柴頭港、洲仔尾、鹽仔尾、鹽行莊、三嵌店之外,才有鄭仔寮、中洲寮、和順寮、新寮仔、本淵寮、海尾寮、總頭寮、溪心仔寮、十三佃等新興部落。光緒13年(1887),臺灣建省,原臺灣府改稱臺南府,原臺灣縣改稱安平縣。北臺江之和順寮莊(新和順、舊和順、外塭、中州寮、五塊寮)、安順寮莊(下安順、頂安順、溪頂寮、布袋嘴寮、新寮、總頭寮)、溪心寮莊(溪心寮、十三佃)、海尾寮莊(海尾、溪仔墘)、媽祖宮莊(媽祖宮、四草、本淵寮、十二佃)等五大莊屬安平縣外武定里;另北臺江之公親寮莊(公塭仔、青草崙、土城仔)等三大莊以鹿耳門溪為界則屬嘉義縣西港仔堡。光緒21年(日明治28年,1895),日本據臺後,全臺行政區域迭經更動,唯北臺江之外武定里及西港仔堡皆屬臺南管轄。民國9年(日大正9年,1920),全臺行政區域劃分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五洲及花蓮港、臺東兩廳;原外武里之和順寮、安順寮、溪心寮、海尾寮、媽祖宮及西港仔堡公親寮、學甲寮合併為新豐郡安順庄,原西港仔堡之土城仔則併入北門郡七股庄。民國27年(日昭和13年,1938),土城仔劃入安順庄,合成八大部落。民國34年(1945),臺灣光復,臺南州回復臺南縣,新豐郡安順庄改為新豐區安順鄉。民國35年(1946)3月10日,安順鄉奉令劃歸臺南市管轄;為茲紀念,取安順之「安」與臺南之「南」,合稱為「安南」區,為臺南市第七個行政分區。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