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新廟會文化活動台灣文藝復興的希臘小島

「鹿耳門」,它是鄭成功當年踏上台灣的第一步腳步,也是近代史上,東方打敗西方列強的地方。為恢復歷史的驕傲,也為追尋日漸散失的禮法,台南海邊一個一百多戶的漁村,結合學術界,動員全村老小,自民國八十二年起,辦出了連續至今精緻的文化饗宴。

鹿耳門天后宮是這小漁村的生活、信仰中心,責無旁貸的擔負起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回饋上一代、教育中青代、啟蒙下一代」的共識,是文化活動的原動力。走出自己的風格,把鹿耳門天后宮發展成一個宗教文化中心,讓文化活動帶動村子的繁榮,就是這樣的一個意念,使得許多離鄉的孩子,如同候鳥一樣,一群群的飛回鹿耳門,投入「媽祖」的懷抱。

文化季,是那一群人、那一個所投入的空間,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帶著感動的心情,他們像在黑暗中摸索,一點一滴找到希望,血液裏脈動著古老年代的樂音。從此以後,「家」,不再像某個詩人說的,「是個想逃離的地方」!「媽祖宮」人窮志不窮,他們都希望在生命中找到尊嚴的東西,不論是讀書的還是養魚的,都希望找到一份內在的驕傲,他們知道,未來努力的戰場,應該還是在自己的鄉土上。原鄉人,將不再是一個過客或旁觀者!

鄭成功開起台灣近代史的源頭,三百多年後,風帆已逝,戰艦遠離了,曾經商帆雲集的鹿耳門,如今幻化成鹽田、魚塭。文化季活動,讓民眾從參觀者變成一個參禮者,在蚵田遍佈、在漁歌晚唱中,民眾登上了三百多年前的歷史長景,參加真正令人感動、親切的活動,大家不吝掌鼓喝采,歡聲四起。現代人精神空虛,草地人去到都市都會產生鄉愁,文化季的活動把人帶入了歷史與鄉土的情感中,活絡了人們久蟄的熱誠,充實了人們的內心與精神。

夢想,在安南海邊的漁村熱情的點燃,近期目標,希望能讓文化季的軟體活動繼續下去;中程目標,希望能把鄭成功紀念館、媽祖文物館建立起來;長期來講,則希望保存北汕尾島遺跡的歷史意義,並將它的周邊腹地加以規畫,使村子能夠因文化而繁榮....。但現實中卻存在著許多不易克服的困境,拼勁十足的這群人也了解到他們力量有限:活動空間的限制、土地的取得、經費的籌措、歷史遺跡保存....希望有更多人來參與。而對於闢建中的台南科技工業區,則是期待中夾雜著困惑,經濟發展帶來的將會是繁榮還是污染破壞,誰也無法預測,「媽祖宮」這個小漁村似乎又到了一個歷史的轉折上。

西方的文明源於希臘的小島上,台灣的文藝復興, 是否會從這偏遠的小漁村萌芽呢?
搜尋方法及說明:
請輸入想要查詢的"台灣之門鹿耳門、歷史的迴廊、鹿耳門媽、鹿耳采風、新廟會文化活動、先民文化新創意、鹿耳門公館藏經閣"相關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