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門鹿耳門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溪的變遷與現況
◎鹿耳門溪的形成與變遷
在臺江內海浮覆以前,鹿耳門一帶屬於潮汐口及濱外沙洲地形,就水文環境而言,為一受臺江內海間的海水所包圍,且沙洲部分區域隨潮汐漲落時隱時現;而北汕尾嶼沙洲上雖無溪河逕流,不過早自17世紀中葉以後,就存在有北汕尾、鹿耳門小村等聚落,在不同時期也駐紮了各式大小部隊,在清康熙中葉以後的鹿耳門汛(俗稱「武口」或「武館」),更是兵員多達300人的大汛,此外又有砲臺、新港巡檢司(俗稱「文口」或「文館」)、海防同知署、鹿耳門公館等機關,以及宏偉諾大的古媽祖宮、被稱為「北線尾廟」的吳真人廟等,再加上大小商船在此往來卸貨運輸,因此沙洲島上的經常人員,少說也有4、500人,不過要長期供應這麼多人的飲水及民生使用,除須自臺江沿岸載運大量飲水外,推測島上亦有地下水源(井水)或有「食水窟」(tsih-tsui-khut)等設施才足以支持。
清道光3年(1823)7月,由於連日豪雨成災,曾文溪(當時稱「灣裡溪」)上游因山洪暴發、溪流改道,造成下游自蘇厝甲一帶沖潰堤防,直入臺江內海,洪水挾帶泥沙、土石,曾經汪洋浩瀚的臺江內海,頓時縮減成為狹小水域。而曾文溪主流在沖毀蘇厝堤防後,又一路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此即日後「鹿耳門溪」之雛型;另有一條北邊支流在今公親寮一帶,往東北向學甲寮一帶北流後,再經蚵殼港,也注入主流鹿耳門溪;在「菅仔寮」(Kuann-á-liâu;管寮)與公親寮間也有一條支流,蜿蜒向西南注入四草湖,當地人也稱之為
「本淵寮溪」。清道光10年(1830)7月,曾敦仁、黃本淵、陳國瑛所合報的〈疆域山水〉
載:「臺界外北條一溪,原由曾文溪透菅寮出西注海,今從菅寮溪尾入臺界,曲出鹿耳門礁口旁,又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入海。邇時溪道紛更,此臺、嘉分界所以難憑溪道為準繩也。」故在臺江浮覆後,由於鹿耳門一帶成為新河道出海口,且因四周低平、沙洲散布,水文環境極為複雜,縱橫密布許多大小溪流,也使每逢雨季便經常氾濫成災,溪口處更可能有海水倒灌發生,引發鹹潮現象,威脅河流淡水水質。
而在臺江浮覆之後,鹿耳門溪河道的變遷,主要是受到上游曾文溪改道的影響。清同治10年(1871)7月,狂風暴雨迭作,致使曾文溪水暴漲,自「菅仔寮」以下,先改向西南方循原主流河道,經海寮西北邊、新吉西邊、公親寮西邊至新寮的西邊後折往西北,過什二佃北邊、公塭北邊至溪南寮北邊後,匯入原先的北分流,之後經學甲寮北邊至公地尾(今國姓大橋附近)轉南至土城仔東匯入鹿耳門溪,致使大水湮漫鹿耳門,不但造成原鹿耳門溪南移改道,也沖毀下游鹿耳門古媽祖廟。另外,曾文溪北支流也在沖毀當時西港南邊的蘆竹崙後,又持續向北流至三股溪出海,據前輩學者盧嘉興的考證,三股溪可能為清道咸年間(1821-1861)徐宗幹協同居民所開鑿的人工排洪道;原在鹿耳門南方的支流(本淵寮溪)則與主流斷開後逐漸消失,也使臺江浮覆地東南半部形成一片完整的土地,在少了溪流阻隔後,也加速了移民在浮覆地上的開發。
日明治37年(1904)曾文溪發生清領之後的第3次改道,主流在公地尾向北改由北支流的三股溪經國賽港(今七股鄉三份村龍雄2號橋邊)入海,此次改道也沖毀下游的十份塭聚落,迫使居民遷往公地尾西南處重新建村。至於鹿耳門溪則成為支流,溪水在公地尾南下經十份塭與土城仔東面,再經媽祖宮庄之北面,由鹿耳門入海,此後鹿耳門溪逐漸與主流分離、萎縮。
日明治44年(1911)的暴風雨,使曾文溪下游又發生第4次變化,主流再度從「菅仔寮」改道,先向西沖毀西港附近的蚵殼港後,再向南沖毀舊大塭寮,接著南下接續原曾文溪河道後,一路再西行直至七股庄十份塭、青草崙入海;而原主流的三股溪,在公地尾一帶成為斷頭;至於原支流鹿耳門溪,則在學甲寮一帶成為斷頭,之後同樣在公地尾南下經十份塭與土城仔東面,再經媽祖宮庄之北面,由鹿耳門入海,不過水量已大幅縮減,河道規模更加縮小。
由於清末以來曾文溪改道頻頻、水患不斷,屢次威脅中下游地區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日政府為能徹底解決曾文溪水患問題,決定於溪水兩岸興建河堤。日昭和13年(1938)年6月,曾文溪堤防治水工程竣工,大幅降低天災水患對沿岸聚落民眾的影響,此後雖然曾文溪偶有潰堤災情,但大抵維持此一流路,未有其他重大變遷,當然也不再對鹿耳門溪發生影響。
戰後,由於鹿耳門溪流域中、下游地勢較為低漥,時有海水倒灌現象發生,且河川末端又位於碎波帶附近,以致經常受沿岸漂砂及波浪之影響,造成河道泥沙淤塞,甚至出現溪口轉向南移的情況。依據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隊於1975年所拍攝的空照圖,可以發現此時鹿耳門溪道已轉往東南,之後在四草湖一帶出海;不過參考1982年所拍攝的空照圖,卻可以發現鹿耳門溪河道已經截彎取直,使得出海口位置與百年以前的情況大致相當。而至1983年以後,臺南市政府進行一系列的河道疏濬及堤防整治工程,也變更原有河道水域為農漁區,變更部分農漁區及綠地為河道;之後又在溪流末端南側凹處設置「四五堡漁港」(之後稱為「四草漁港」),成為附近簡易膠筏停靠之所在。不過鹿耳門溪河道仍有嚴重的淤沙問題,目前臺南市政府也在經濟部水利署補助下,積極進行「鹿耳門排水系統-鹿耳門排水整治工程」,工程預定在2013年竣工完成。
在臺江內海浮覆以前,鹿耳門一帶屬於潮汐口及濱外沙洲地形,就水文環境而言,為一受臺江內海間的海水所包圍,且沙洲部分區域隨潮汐漲落時隱時現;而北汕尾嶼沙洲上雖無溪河逕流,不過早自17世紀中葉以後,就存在有北汕尾、鹿耳門小村等聚落,在不同時期也駐紮了各式大小部隊,在清康熙中葉以後的鹿耳門汛(俗稱「武口」或「武館」),更是兵員多達300人的大汛,此外又有砲臺、新港巡檢司(俗稱「文口」或「文館」)、海防同知署、鹿耳門公館等機關,以及宏偉諾大的古媽祖宮、被稱為「北線尾廟」的吳真人廟等,再加上大小商船在此往來卸貨運輸,因此沙洲島上的經常人員,少說也有4、500人,不過要長期供應這麼多人的飲水及民生使用,除須自臺江沿岸載運大量飲水外,推測島上亦有地下水源(井水)或有「食水窟」(tsih-tsui-khut)等設施才足以支持。
清道光3年(1823)7月,由於連日豪雨成災,曾文溪(當時稱「灣裡溪」)上游因山洪暴發、溪流改道,造成下游自蘇厝甲一帶沖潰堤防,直入臺江內海,洪水挾帶泥沙、土石,曾經汪洋浩瀚的臺江內海,頓時縮減成為狹小水域。而曾文溪主流在沖毀蘇厝堤防後,又一路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此即日後「鹿耳門溪」之雛型;另有一條北邊支流在今公親寮一帶,往東北向學甲寮一帶北流後,再經蚵殼港,也注入主流鹿耳門溪;在「菅仔寮」(Kuann-á-liâu;管寮)與公親寮間也有一條支流,蜿蜒向西南注入四草湖,當地人也稱之為
「本淵寮溪」。清道光10年(1830)7月,曾敦仁、黃本淵、陳國瑛所合報的〈疆域山水〉
載:「臺界外北條一溪,原由曾文溪透菅寮出西注海,今從菅寮溪尾入臺界,曲出鹿耳門礁口旁,又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入海。邇時溪道紛更,此臺、嘉分界所以難憑溪道為準繩也。」故在臺江浮覆後,由於鹿耳門一帶成為新河道出海口,且因四周低平、沙洲散布,水文環境極為複雜,縱橫密布許多大小溪流,也使每逢雨季便經常氾濫成災,溪口處更可能有海水倒灌發生,引發鹹潮現象,威脅河流淡水水質。
而在臺江浮覆之後,鹿耳門溪河道的變遷,主要是受到上游曾文溪改道的影響。清同治10年(1871)7月,狂風暴雨迭作,致使曾文溪水暴漲,自「菅仔寮」以下,先改向西南方循原主流河道,經海寮西北邊、新吉西邊、公親寮西邊至新寮的西邊後折往西北,過什二佃北邊、公塭北邊至溪南寮北邊後,匯入原先的北分流,之後經學甲寮北邊至公地尾(今國姓大橋附近)轉南至土城仔東匯入鹿耳門溪,致使大水湮漫鹿耳門,不但造成原鹿耳門溪南移改道,也沖毀下游鹿耳門古媽祖廟。另外,曾文溪北支流也在沖毀當時西港南邊的蘆竹崙後,又持續向北流至三股溪出海,據前輩學者盧嘉興的考證,三股溪可能為清道咸年間(1821-1861)徐宗幹協同居民所開鑿的人工排洪道;原在鹿耳門南方的支流(本淵寮溪)則與主流斷開後逐漸消失,也使臺江浮覆地東南半部形成一片完整的土地,在少了溪流阻隔後,也加速了移民在浮覆地上的開發。
日明治37年(1904)曾文溪發生清領之後的第3次改道,主流在公地尾向北改由北支流的三股溪經國賽港(今七股鄉三份村龍雄2號橋邊)入海,此次改道也沖毀下游的十份塭聚落,迫使居民遷往公地尾西南處重新建村。至於鹿耳門溪則成為支流,溪水在公地尾南下經十份塭與土城仔東面,再經媽祖宮庄之北面,由鹿耳門入海,此後鹿耳門溪逐漸與主流分離、萎縮。
日明治44年(1911)的暴風雨,使曾文溪下游又發生第4次變化,主流再度從「菅仔寮」改道,先向西沖毀西港附近的蚵殼港後,再向南沖毀舊大塭寮,接著南下接續原曾文溪河道後,一路再西行直至七股庄十份塭、青草崙入海;而原主流的三股溪,在公地尾一帶成為斷頭;至於原支流鹿耳門溪,則在學甲寮一帶成為斷頭,之後同樣在公地尾南下經十份塭與土城仔東面,再經媽祖宮庄之北面,由鹿耳門入海,不過水量已大幅縮減,河道規模更加縮小。
由於清末以來曾文溪改道頻頻、水患不斷,屢次威脅中下游地區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日政府為能徹底解決曾文溪水患問題,決定於溪水兩岸興建河堤。日昭和13年(1938)年6月,曾文溪堤防治水工程竣工,大幅降低天災水患對沿岸聚落民眾的影響,此後雖然曾文溪偶有潰堤災情,但大抵維持此一流路,未有其他重大變遷,當然也不再對鹿耳門溪發生影響。
戰後,由於鹿耳門溪流域中、下游地勢較為低漥,時有海水倒灌現象發生,且河川末端又位於碎波帶附近,以致經常受沿岸漂砂及波浪之影響,造成河道泥沙淤塞,甚至出現溪口轉向南移的情況。依據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隊於1975年所拍攝的空照圖,可以發現此時鹿耳門溪道已轉往東南,之後在四草湖一帶出海;不過參考1982年所拍攝的空照圖,卻可以發現鹿耳門溪河道已經截彎取直,使得出海口位置與百年以前的情況大致相當。而至1983年以後,臺南市政府進行一系列的河道疏濬及堤防整治工程,也變更原有河道水域為農漁區,變更部分農漁區及綠地為河道;之後又在溪流末端南側凹處設置「四五堡漁港」(之後稱為「四草漁港」),成為附近簡易膠筏停靠之所在。不過鹿耳門溪河道仍有嚴重的淤沙問題,目前臺南市政府也在經濟部水利署補助下,積極進行「鹿耳門排水系統-鹿耳門排水整治工程」,工程預定在2013年竣工完成。
◎鹿耳門溪的現況
鹿耳門溪原為古曾文溪在清道光3年(1823)至日明治37年(1904)時期的主河道下游及出海口,不過在日明治37年(1911)曾文溪北流之後,鹿耳門溪與主流分離,逐漸萎縮成一斷源小河,溪水得仰賴海水漲潮與雨水挹注。目前鹿耳門溪流源頭約在台17線東側的學甲寮及西側的土城子一帶,在流經安南區中西部後,向西南往媽祖宮仔西側出海,溪流長度約7公里,河幅最寬處達300公尺、但流速僅每秒鐘一公尺。
由於鹿耳門溪流路短,集水區小,水量嚴重不足,冬季乾旱時無法灌溉田園,夏季則常因暴雨而氾濫成災;加以注入鹿耳門溪的嘉南大圳排水路,共有溪南寮大排、土城子大排、溪筏港大排等3條排水路,故長期累積沿岸排水泥沙,河川末端又在碎波帶附近,使沿岸流無法帶走泥沙,於是有部分泥沙便沉澱下來,造成嚴重的溪道淤積,必須經常進行疏濬工程;而流域中、下游一帶地勢較低漥處,若豪雨兼逢大潮,經常引發海水倒灌、淹水難退的現象,也使溪河沿岸土壤鹽分較高,不利農作物生長,故早期鹿耳門一帶的土地利用,多以魚塭與鹽田為主。
而在鹿耳門溪上,到處都可以看見密集散布的蚵架及零星的竹筏,呈現出討海生活的特殊人文景觀。不過,漁民所搭設的養蚵棚架,卻也是鹿耳門溪最大的殺手,更是海岸邊污染的來源,每當雨季或颱風季節,成堆的廢棄蚵架隨河水漂向臺灣海峽,又隨潮水漂向沙灘、岸邊推積,以致嚴重妨礙海上船舶航行之安全,造成難以估計的環境汙染問題。
不過,鹿耳門溪也是臺南地區污染較少的河川之一,日治時期臺南共勵會體育部依例每年於中秋後兩日集會員於鹿耳門溪泛舟,戰後也一度為府城划龍舟的場所;更因水質清澈,水域的含鹽沙質土適合紅樹林生長,水道兩岸紅樹林密布,為水鳥最佳的棲息之地,自然生態十分豐富。尤其,鹿耳門又有特殊的歷史地位,許多遊客慕名前來尋幽訪古,目前溪口處除了豎立著「府城天險-鹿耳門港」之巨石外,附近奉祀國姓爺鄭成功的「鎮門宮」,更是許多信徒競相朝聖之地。因此,臺南市政府基於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的目的,先於1983年6月以個案變更方式,將鹿耳門溪口西側之部分農漁區、水域用地,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且變更部分農漁區、水域、綠地為遊樂區,以提供為市民遊憩場所與觀光據點。2003年10月,臺南市政府不僅再次增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及河川區的範圍,並且配合鹿耳門溪的優美景觀及其河道分布現況,將其溪道兩側公有土地,規劃為生態公園用地;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四五堡漁港」(四草漁港)的港埠專用區範圍,以期使日後漁港能朝休閒漁港發展使用。
除此之外,近年來受到休憩觀光、歷史及自然生態保育、建構具國土美學的地方環境等因素影響下,交通部觀光局在2003年將台灣西南沿海一帶劃定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為一國家級風景特定區,主要以文化導覽及觀光休憩為主要設置之目的;而之後政府又進一步以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為漢人建設台灣的登陸紀念地點、保留多樣完整之濕地生態系及豐富的基因庫等為由,經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劃定範圍後,行政院已於2009年9月28日核定將古台江內海的部分範圍劃定為「台江國家公園」,成為我國第8座國家公園,並於同年10月15日正式公告實施。而鹿耳門溪流域,以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及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被劃入兩項重大國家建設的範圍之內,未來在觀光休閒產業方面,期望能有更多的發展。
鹿耳門溪原為古曾文溪在清道光3年(1823)至日明治37年(1904)時期的主河道下游及出海口,不過在日明治37年(1911)曾文溪北流之後,鹿耳門溪與主流分離,逐漸萎縮成一斷源小河,溪水得仰賴海水漲潮與雨水挹注。目前鹿耳門溪流源頭約在台17線東側的學甲寮及西側的土城子一帶,在流經安南區中西部後,向西南往媽祖宮仔西側出海,溪流長度約7公里,河幅最寬處達300公尺、但流速僅每秒鐘一公尺。
由於鹿耳門溪流路短,集水區小,水量嚴重不足,冬季乾旱時無法灌溉田園,夏季則常因暴雨而氾濫成災;加以注入鹿耳門溪的嘉南大圳排水路,共有溪南寮大排、土城子大排、溪筏港大排等3條排水路,故長期累積沿岸排水泥沙,河川末端又在碎波帶附近,使沿岸流無法帶走泥沙,於是有部分泥沙便沉澱下來,造成嚴重的溪道淤積,必須經常進行疏濬工程;而流域中、下游一帶地勢較低漥處,若豪雨兼逢大潮,經常引發海水倒灌、淹水難退的現象,也使溪河沿岸土壤鹽分較高,不利農作物生長,故早期鹿耳門一帶的土地利用,多以魚塭與鹽田為主。
而在鹿耳門溪上,到處都可以看見密集散布的蚵架及零星的竹筏,呈現出討海生活的特殊人文景觀。不過,漁民所搭設的養蚵棚架,卻也是鹿耳門溪最大的殺手,更是海岸邊污染的來源,每當雨季或颱風季節,成堆的廢棄蚵架隨河水漂向臺灣海峽,又隨潮水漂向沙灘、岸邊推積,以致嚴重妨礙海上船舶航行之安全,造成難以估計的環境汙染問題。
不過,鹿耳門溪也是臺南地區污染較少的河川之一,日治時期臺南共勵會體育部依例每年於中秋後兩日集會員於鹿耳門溪泛舟,戰後也一度為府城划龍舟的場所;更因水質清澈,水域的含鹽沙質土適合紅樹林生長,水道兩岸紅樹林密布,為水鳥最佳的棲息之地,自然生態十分豐富。尤其,鹿耳門又有特殊的歷史地位,許多遊客慕名前來尋幽訪古,目前溪口處除了豎立著「府城天險-鹿耳門港」之巨石外,附近奉祀國姓爺鄭成功的「鎮門宮」,更是許多信徒競相朝聖之地。因此,臺南市政府基於生態保育與觀光發展的目的,先於1983年6月以個案變更方式,將鹿耳門溪口西側之部分農漁區、水域用地,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並且變更部分農漁區、水域、綠地為遊樂區,以提供為市民遊憩場所與觀光據點。2003年10月,臺南市政府不僅再次增加野生動物保護區及河川區的範圍,並且配合鹿耳門溪的優美景觀及其河道分布現況,將其溪道兩側公有土地,規劃為生態公園用地;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四五堡漁港」(四草漁港)的港埠專用區範圍,以期使日後漁港能朝休閒漁港發展使用。
除此之外,近年來受到休憩觀光、歷史及自然生態保育、建構具國土美學的地方環境等因素影響下,交通部觀光局在2003年將台灣西南沿海一帶劃定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為一國家級風景特定區,主要以文化導覽及觀光休憩為主要設置之目的;而之後政府又進一步以台灣西南部沿海地區為漢人建設台灣的登陸紀念地點、保留多樣完整之濕地生態系及豐富的基因庫等為由,經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劃定範圍後,行政院已於2009年9月28日核定將古台江內海的部分範圍劃定為「台江國家公園」,成為我國第8座國家公園,並於同年10月15日正式公告實施。而鹿耳門溪流域,以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及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被劃入兩項重大國家建設的範圍之內,未來在觀光休閒產業方面,期望能有更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