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門鹿耳門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清道光3年以後的鹿耳門情況
清道光3年(1823)7月,由於連日豪雨成災,造成曾文溪(當時稱「灣裡溪」)上游因山洪暴發、溪流改道,而在蘇厝甲一帶沖潰堤防、直入臺江內海,由於洪水挾帶泥沙、土石,促進內海堆積作用的形成,使得海岸線向西推移,更讓臺江頓時縮減、僅殘留下部分狹小水域,形成了一大片海埔新生地。清道光4年(1824)4月,總兵觀喜等上奏摺〈籌建鹿耳門砲臺〉中,提及:「鹿耳門一口,百餘年來,號稱天險者,蓋外洋至此,波濤浩瀚,不見口門,水底沙線橫亙,舟行一經擱淺,立時破碎。其中港門深僅丈餘,非插標乘潮,不可出入…。今則海道變遷,鹿耳門內形勢大異。上年七月風雨,海沙驟長。當時但覺軍工廠一帶沙淤,廠中戰艦不能出入;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
這片新生陸浮的區域,初時土地尚屬「春水潮大,水裁尺許;秋冬之後,可以撩衣而涉」的情況,若遇夏季暴雨,更易造成河水氾濫,使土地隨時有遭沖刷毀壞的可能。 不過即使如此,在隔年就已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 雖然可能只是臨時性的草寮搭蓋,以做為經營魚塭或魚販之用,但卻也預告了這片土地將吸引大量移民前來拓墾。而後,這片新生的臺江浮覆地,也果然吸引了眾多移民前來入墾,進一步加速了臺江浮覆地的陸化,最後連僅存的溪流及水塘亦迅速消失殆盡。於是,曾經汪洋浩瀚的臺江內海,也至此走入了歷史之中。
至於原來綿延環繞著臺江內海的濱外沙洲,則慢慢與臺江海埔地新生連結在一起,使之後府城僅存下鹿耳門與國賽港、三鯤鯓等3處門戶。而因鹿耳門港逐年淤塞,往來船隻也僅能停泊於港外,終於在清道光20年(1840)以前變成廢港,失去了港口與海防的功能,據姚瑩所呈〈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即言:「鹿耳門距四草不及五里,在昔號稱天險,自道光三年淤塞,今口已廢,水深不過數尺,小船亦難出入。」 而閩浙總督顏伯燾、福建巡撫吳文鎔亦稱:「惟臺灣之鹿耳門報有沙淤,而附近之四草湖又已寬深」。又至清道光21年(1841)1月,由於鴉片戰爭之影響,清政府為防止英船入侵,也為防堵奸民接濟英船飲水、糧食或偷運鴉片,所以又用石頭填塞鹿耳門廢口,以致鹿耳門連小船停靠的機能,也完全喪失。 而鹿耳門港的地位,則逐漸被後起的安平大港、國賽港、四草湖、三鯤鯓等取代,其中鹿耳門北邊的國賽港(七股鄉三股村)為通洋商船停泊處,負責查驗工作的文武2口也設置於此,商品在此卸貨後,透過另行開鑿的「竹棑仔溪」(竹茷港)運送四草湖,再沿安平大港進入府城五條港區,且安平大港也負責南北二路貨品運輸;另安平港以南的三鯤鯓,則因水沖成港,也可供小船登岸停靠。
至於曾文溪在沖毀蘇厝西岸後,一路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因此新河道也稱之為「鹿耳門溪」;另有一條北邊支流在今公親寮一帶,往東北向學甲寮一帶北流後,經蚵殼港後,注入主流鹿耳門溪;又在「菅仔寮」與公親寮間有1條支流,蜿蜒向西南注入四草湖,當地人也稱之為「本淵寮溪」。如清道光10年(1830)7月,由曾敦仁、黃本淵、陳國瑛所合報〈疆域山水〉載:「臺界外北條一溪,原由曾文溪透菅寮出西注海,今從菅寮溪尾入臺界,曲出鹿耳門礁口旁,又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入海。邇時溪道紛更,此臺、嘉分界所以難憑溪道為準繩也。」換言之,在臺江浮覆之後,由於鹿耳門一帶為新河道出海口,不過新河口四周地勢低平,沙洲散布,水文環境複雜,縱橫密布著許多大小溪流,致每逢雨季經常氾濫成災,也對日後新來移民的開發造成影響。
這片新生陸浮的區域,初時土地尚屬「春水潮大,水裁尺許;秋冬之後,可以撩衣而涉」的情況,若遇夏季暴雨,更易造成河水氾濫,使土地隨時有遭沖刷毀壞的可能。 不過即使如此,在隔年就已有「民人搭蓋草寮,居然魚市」, 雖然可能只是臨時性的草寮搭蓋,以做為經營魚塭或魚販之用,但卻也預告了這片土地將吸引大量移民前來拓墾。而後,這片新生的臺江浮覆地,也果然吸引了眾多移民前來入墾,進一步加速了臺江浮覆地的陸化,最後連僅存的溪流及水塘亦迅速消失殆盡。於是,曾經汪洋浩瀚的臺江內海,也至此走入了歷史之中。
至於原來綿延環繞著臺江內海的濱外沙洲,則慢慢與臺江海埔地新生連結在一起,使之後府城僅存下鹿耳門與國賽港、三鯤鯓等3處門戶。而因鹿耳門港逐年淤塞,往來船隻也僅能停泊於港外,終於在清道光20年(1840)以前變成廢港,失去了港口與海防的功能,據姚瑩所呈〈臺灣十七口設防圖說狀〉即言:「鹿耳門距四草不及五里,在昔號稱天險,自道光三年淤塞,今口已廢,水深不過數尺,小船亦難出入。」 而閩浙總督顏伯燾、福建巡撫吳文鎔亦稱:「惟臺灣之鹿耳門報有沙淤,而附近之四草湖又已寬深」。又至清道光21年(1841)1月,由於鴉片戰爭之影響,清政府為防止英船入侵,也為防堵奸民接濟英船飲水、糧食或偷運鴉片,所以又用石頭填塞鹿耳門廢口,以致鹿耳門連小船停靠的機能,也完全喪失。 而鹿耳門港的地位,則逐漸被後起的安平大港、國賽港、四草湖、三鯤鯓等取代,其中鹿耳門北邊的國賽港(七股鄉三股村)為通洋商船停泊處,負責查驗工作的文武2口也設置於此,商品在此卸貨後,透過另行開鑿的「竹棑仔溪」(竹茷港)運送四草湖,再沿安平大港進入府城五條港區,且安平大港也負責南北二路貨品運輸;另安平港以南的三鯤鯓,則因水沖成港,也可供小船登岸停靠。
至於曾文溪在沖毀蘇厝西岸後,一路向西南往鹿耳門口附近出海,因此新河道也稱之為「鹿耳門溪」;另有一條北邊支流在今公親寮一帶,往東北向學甲寮一帶北流後,經蚵殼港後,注入主流鹿耳門溪;又在「菅仔寮」與公親寮間有1條支流,蜿蜒向西南注入四草湖,當地人也稱之為「本淵寮溪」。如清道光10年(1830)7月,由曾敦仁、黃本淵、陳國瑛所合報〈疆域山水〉載:「臺界外北條一溪,原由曾文溪透菅寮出西注海,今從菅寮溪尾入臺界,曲出鹿耳門礁口旁,又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入海。邇時溪道紛更,此臺、嘉分界所以難憑溪道為準繩也。」換言之,在臺江浮覆之後,由於鹿耳門一帶為新河道出海口,不過新河口四周地勢低平,沙洲散布,水文環境複雜,縱橫密布著許多大小溪流,致每逢雨季經常氾濫成災,也對日後新來移民的開發造成影響。
而被先民暱稱為「青瞑蛇」的曾文溪,在清末日治初期又發生3次較大規模改道(1871、1904、1911),期間且有數次局部性或小規模的氾濫,致使溪流沿岸屢遭惡水侵襲,百姓生活空間飽受洪災水患的威脅,聚落居民經常流離失所、被迫大舉遷移,一直到日昭和13年(1938)曾文溪治水工程告竣後才逐漸減少。有關此一時期曾文溪下游改道情況,大抵如下所示:
(1)在清同治10年(1871)7月,南臺又因暴風猛雨迭作,山洪暴發,曾文溪主流改道向南偏移,下游出海口附近的鹿耳門古媽祖廟也遭大水所侵,最後被沖毀在鹿耳門溪道之內, 不過廟內神像則被居民搶救出來,而後以「跋爐主」方式輪祀於附近民家之間; 另外北支流也沖毀當時西港附近位於蚵殼港南邊的蘆竹崙, 而後又持續向北流至三股溪出海,而據前輩學者盧嘉興的考證,三股溪可能為清道咸年間(1821-1861)徐宗幹協同居民所開鑿的人工排洪道; 鹿耳門溪南的支流(本淵寮溪)則與主流斷開,也使臺江浮覆地東南半部形成一片完整的土地,少了溪流的阻隔,也加速臨近居民的移墾開發。
(2)日明治37年(1904)年曾文溪再度改道,主流在公地尾向北改由北支流的三股溪經國賽港(今七股鄉三份村龍雄2號橋邊)入海,此次改道也沖毀下游的十份塭聚落,迫使居民遷往公地尾西南處重新建村。至於鹿耳門溪則成為支流,溪水在公地尾南下經十份塭與土城仔東面,再經媽祖宮庄之北面,由鹿耳門入海。鹿耳門溪在往後歲月並逐漸與主流分離萎縮。
(3)日明治44年(1911)的暴風雨,使曾文溪下游再次發生改變,主流在沖毀西港附近的蚵殼港後,向西在七股庄十份塭、青草崙入海,而原來的流路如鹿耳門溪和三股溪則皆斷源,水量縮減,河道規模更加縮小。 不過卻使原屬七股庄的土城仔、青草崙與安順庄連接,因此至日昭和13年(1938)4月1日,日本政府也將土城仔、青草崙改隸新豐郡安順庄,使曾文溪成為新豐郡與北門郡的分界,至戰後也延續為臺南縣市的界河。
而鹿耳門的地理演變發展至此,在滄海桑田、海陸劇烈變遷之下,失去了過往的特殊形勢,僅成為一區域空間名詞,如所謂鹿耳門溪、鹿耳門洋面 等,至於鹿耳門天后宮則成為地方重要的地理指標,故聚落也逐漸以媽祖宮為名,於是也讓鹿耳門之確切地點不再為時人所知悉,造成戰後關於古鹿耳門位置之爭議。實際上,在日大正4年(1915),有中國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學生來臺參訪,本欲尋訪歷史上著名的鹿耳門之所在,不過在當時就已經無法遂其所願,有云:「明清時所謂臺灣者歷年久遠,夷為平陸,鯤身失其形勢;今安平鎮距廳治一里而遙,有輕便鐵道通焉。史冊所載鼎鼎有名之鹿耳門,徒令人冥思其勝而不可得矣」 。
除在海岸線及鹿耳門溪出海口,有小部分自然浮覆及泥沙堆積之外,有許多漁民在淺海、溪墘與低窪地區開築養殖魚塭,如較大規模者有佔地200餘甲的四草合作農場,另外淺海水域部分也有被開闢為鹽田(安順鹽場)及製碱廠(鍾淵曹達株式會社、臺碱安順廠)的土地;近年來,政府除規劃了四草自然保護區外,更在顯宮、四草、鹽田以西區域填土設置「臺南科技工業區」,在科工區內規劃有機關、大專院校用地、工廠用地等,土地整體範圍約達近千公頃。這些人為開發,也大規模使鹿耳門一帶的地理環境產生變化。
(1)在清同治10年(1871)7月,南臺又因暴風猛雨迭作,山洪暴發,曾文溪主流改道向南偏移,下游出海口附近的鹿耳門古媽祖廟也遭大水所侵,最後被沖毀在鹿耳門溪道之內, 不過廟內神像則被居民搶救出來,而後以「跋爐主」方式輪祀於附近民家之間; 另外北支流也沖毀當時西港附近位於蚵殼港南邊的蘆竹崙, 而後又持續向北流至三股溪出海,而據前輩學者盧嘉興的考證,三股溪可能為清道咸年間(1821-1861)徐宗幹協同居民所開鑿的人工排洪道; 鹿耳門溪南的支流(本淵寮溪)則與主流斷開,也使臺江浮覆地東南半部形成一片完整的土地,少了溪流的阻隔,也加速臨近居民的移墾開發。
(2)日明治37年(1904)年曾文溪再度改道,主流在公地尾向北改由北支流的三股溪經國賽港(今七股鄉三份村龍雄2號橋邊)入海,此次改道也沖毀下游的十份塭聚落,迫使居民遷往公地尾西南處重新建村。至於鹿耳門溪則成為支流,溪水在公地尾南下經十份塭與土城仔東面,再經媽祖宮庄之北面,由鹿耳門入海。鹿耳門溪在往後歲月並逐漸與主流分離萎縮。
(3)日明治44年(1911)的暴風雨,使曾文溪下游再次發生改變,主流在沖毀西港附近的蚵殼港後,向西在七股庄十份塭、青草崙入海,而原來的流路如鹿耳門溪和三股溪則皆斷源,水量縮減,河道規模更加縮小。 不過卻使原屬七股庄的土城仔、青草崙與安順庄連接,因此至日昭和13年(1938)4月1日,日本政府也將土城仔、青草崙改隸新豐郡安順庄,使曾文溪成為新豐郡與北門郡的分界,至戰後也延續為臺南縣市的界河。
而鹿耳門的地理演變發展至此,在滄海桑田、海陸劇烈變遷之下,失去了過往的特殊形勢,僅成為一區域空間名詞,如所謂鹿耳門溪、鹿耳門洋面 等,至於鹿耳門天后宮則成為地方重要的地理指標,故聚落也逐漸以媽祖宮為名,於是也讓鹿耳門之確切地點不再為時人所知悉,造成戰後關於古鹿耳門位置之爭議。實際上,在日大正4年(1915),有中國福建省立甲種農業學校學生來臺參訪,本欲尋訪歷史上著名的鹿耳門之所在,不過在當時就已經無法遂其所願,有云:「明清時所謂臺灣者歷年久遠,夷為平陸,鯤身失其形勢;今安平鎮距廳治一里而遙,有輕便鐵道通焉。史冊所載鼎鼎有名之鹿耳門,徒令人冥思其勝而不可得矣」 。
除在海岸線及鹿耳門溪出海口,有小部分自然浮覆及泥沙堆積之外,有許多漁民在淺海、溪墘與低窪地區開築養殖魚塭,如較大規模者有佔地200餘甲的四草合作農場,另外淺海水域部分也有被開闢為鹽田(安順鹽場)及製碱廠(鍾淵曹達株式會社、臺碱安順廠)的土地;近年來,政府除規劃了四草自然保護區外,更在顯宮、四草、鹽田以西區域填土設置「臺南科技工業區」,在科工區內規劃有機關、大專院校用地、工廠用地等,土地整體範圍約達近千公頃。這些人為開發,也大規模使鹿耳門一帶的地理環境產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