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門鹿耳門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臺江之庄-媽祖宮
媽祖宮,俗稱「媽祖宮仔」(Má-tsóo-king-á),一個位於臺南濱海的小村落,過往村落在臺江西岸濱外沙洲的北汕尾北端一帶,因古鹿耳門天后宮而得名,曾經因著名的鹿耳門港而一度繁華,四眾雲集、商賈輻輳;然至清道光3年(1823)臺江內海浮覆之後,由於喪失軍防及商業方面的功能,使過往商旅往來的熱絡盛況不再,地方從絢爛歸於平淡,不過因媽祖宮古廟歷史悠久、香火鼎盛,具有特殊的代表性,所以仍為地方重要地標;清同治10年(1871),在曾文溪大水沖毀古廟及周圍聚落後,使居民被迫遷徙、重新結庄,新聚落卻依然以媽祖宮為名,成為一個沒有媽祖廟的媽祖宮庄。之後,隨著陸續來墾的移民漸多,也使媽祖宮重新發展成為較具規模的聚落。戰後,居民在1946年重新起建一座鹿耳門天后宮,成為聚落信仰重心,至1977年再次重建新廟後,以傳承傳統文化為使命,全力打造廟宇新文化自許,且透過各項活動彰顯鹿耳門天后宮的崇高地位,讓媽祖宮庄成為臺灣南部媽祖信仰的重鎮。
而在產業及聚落發展方面,因本地原為濱外沙洲,土壤鹽分過高,水利灌溉不足,所以無論臺江浮覆前後,自古以來聚落居民多以漁業為生,或在近海地帶從事漁撈活動,或於淺海及低窪處經營魚塭養殖,地方有所謂「無田無園,盡看鹿耳門」之俗諺;至於農業方面,在先天條件不佳的情況下,向來不是此地重要產業,居民只在少數淡化的土地上種植旱作雜糧。而在日治時期,日人在媽祖宮庄附近發展鹽業,先後設置安順鹽田、碱廠鹽田(鐘淵鹽田),曾經成為地方重要產業,吸引了大量外來鹽工移入。戰後,地方發展主要受限於經濟活動與交通條件的影響,居民主要經濟活動以捕魚、曬鹽、農耕等第1級產業為主,加上遠離主要交通路線,因此相較於鄰近的其他聚落,媽祖宮庄聚落一直屬於青壯人口外移、聚落人口成長較緩慢的地方。然而近年來,隨著臺南科技工業區的設立,讓鄰近的媽祖宮庄重現生機,聚落人口也出現了微幅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