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門鹿耳門
台灣之門鹿耳門鹿耳門志節錄> 鹿耳門與鄭成功
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中國福建南安人。明天啟4年(1624)出生於日本平戶,其母為日人田川氏,其父鄭芝龍原為海商及海盜,領導海賊數萬人,經營走私與劫掠事業,後為明政府招安為官,
不過持續在中國東南沿海及日本、臺灣等海域仍擁有極大勢力。明崇禎3年(1630),鄭成功自日返回中國,
先後在南安、南京等地讀書。然明政府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明崇禎17年(1644)李自成攻破燕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大明帝國滅亡;隨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進駐北京城。明隆武元年(1645),唐王建都福州,鄭成功與父親一同扶明抗清;隔年清軍入閩,鄭芝龍投降清廷,鄭成功不從,走避金門。明隆武2年12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小金門烈嶼,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遂以金門、廈門等沿海島嶼為主要據點,不斷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的舊部資源,成為東南沿海的主要抗清力量。
不過持續在中國東南沿海及日本、臺灣等海域仍擁有極大勢力。明崇禎3年(1630),鄭成功自日返回中國,
先後在南安、南京等地讀書。然明政府內憂外患,風雨飄搖,明崇禎17年(1644)李自成攻破燕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大明帝國滅亡;隨後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擊敗李自成進駐北京城。明隆武元年(1645),唐王建都福州,鄭成功與父親一同扶明抗清;隔年清軍入閩,鄭芝龍投降清廷,鄭成功不從,走避金門。明隆武2年12月(1647年1月),鄭成功在小金門烈嶼,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遂以金門、廈門等沿海島嶼為主要據點,不斷招兵買馬、收編鄭芝龍的舊部資源,成為東南沿海的主要抗清力量。
一、鄭成功攻臺以前
由於投入抗清不僅需要各方勢力支持,且所耗軍事費用更是龐大。當時鄭成功抗清的軍費開支,主要來自於海外貿易收入,透過壟斷閩海貿易,累積資金、籌措糧餉軍備,以形成強大的武裝勢力,因此明永曆7年(1653),鄭成功致書其父鄭芝龍時,即言:「夫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東西洋餉,我所自生自殖者也,進戰退守,綽綽餘裕。」而鄭成功的航海貿易版圖,也包含當時在荷蘭統治下的臺灣,在往來於閩南與大員、鹿耳門的中國商船中,有許多就來自於鄭氏勢力之下,在1653年在國姓爺寫給臺灣長官費爾堡(Verburgh)的信中,即提及:「數年來,我竭力與韃靼人作戰,耗費甚鉅,我以為有必要派遣各類船隻前往巴達維亞、暹羅、日本、東京、大員以及其他地方貿易,將所得收入充作兵餉。」再且,因臺灣本為其父鄭芝龍所經營之故土,相傳魍港一帶為其在臺根據地,所以國姓爺也在臺灣徵收關稅,1651年4月荷蘭人曾一度逮捕國姓爺在臺江內海周圍向漢人「收取年稅」的船隻。至於鄭氏麾下將領如宣毅後鎮吳豪也曾來過臺灣,且稱臺地:「港淺大船難進,且水土多瘴癘。」由此可見,當時鄭成功與臺灣間的關係極為親密。
然而,鄭成功海上勢力的興起,對東印度公司的海上交通,卻形成了嚴重的威脅,千方百計要削弱鄭成功的影響力,也使得荷蘭與鄭成功之間的關係趨於緊張。由於荷蘭人不斷阻礙鄭氏在東南沿海的交易,甚至一再劫掠鄭氏的商船,鄭成功乃寫信向荷蘭東印度公司提出抗議,但在抗議未果下,鄭氏遂於1656年11月斷然採取海禁措施,除召回其屬下在臺漢人外,更完全斷絕往返閩海之間的船隻。而經過兩年的海禁,荷人派遣通事何斌與鄭氏商議重新開放通商,在接受了鄭氏所提「年輸餉五千兩,箭柸十萬枝,硫磺千擔」的條件後,國姓爺才又淮許漢人商船在臺貿易往來。只不過荷蘭方面,實際上卻不願公開這項協議的內容,以致何斌在臺替鄭成功「徵收關稅」成為不法行為,導致日後何斌潛逃中國、獻策攻臺的原因之一。
由於投入抗清不僅需要各方勢力支持,且所耗軍事費用更是龐大。當時鄭成功抗清的軍費開支,主要來自於海外貿易收入,透過壟斷閩海貿易,累積資金、籌措糧餉軍備,以形成強大的武裝勢力,因此明永曆7年(1653),鄭成功致書其父鄭芝龍時,即言:「夫沿海地方,我所固有者也。東西洋餉,我所自生自殖者也,進戰退守,綽綽餘裕。」而鄭成功的航海貿易版圖,也包含當時在荷蘭統治下的臺灣,在往來於閩南與大員、鹿耳門的中國商船中,有許多就來自於鄭氏勢力之下,在1653年在國姓爺寫給臺灣長官費爾堡(Verburgh)的信中,即提及:「數年來,我竭力與韃靼人作戰,耗費甚鉅,我以為有必要派遣各類船隻前往巴達維亞、暹羅、日本、東京、大員以及其他地方貿易,將所得收入充作兵餉。」再且,因臺灣本為其父鄭芝龍所經營之故土,相傳魍港一帶為其在臺根據地,所以國姓爺也在臺灣徵收關稅,1651年4月荷蘭人曾一度逮捕國姓爺在臺江內海周圍向漢人「收取年稅」的船隻。至於鄭氏麾下將領如宣毅後鎮吳豪也曾來過臺灣,且稱臺地:「港淺大船難進,且水土多瘴癘。」由此可見,當時鄭成功與臺灣間的關係極為親密。
然而,鄭成功海上勢力的興起,對東印度公司的海上交通,卻形成了嚴重的威脅,千方百計要削弱鄭成功的影響力,也使得荷蘭與鄭成功之間的關係趨於緊張。由於荷蘭人不斷阻礙鄭氏在東南沿海的交易,甚至一再劫掠鄭氏的商船,鄭成功乃寫信向荷蘭東印度公司提出抗議,但在抗議未果下,鄭氏遂於1656年11月斷然採取海禁措施,除召回其屬下在臺漢人外,更完全斷絕往返閩海之間的船隻。而經過兩年的海禁,荷人派遣通事何斌與鄭氏商議重新開放通商,在接受了鄭氏所提「年輸餉五千兩,箭柸十萬枝,硫磺千擔」的條件後,國姓爺才又淮許漢人商船在臺貿易往來。只不過荷蘭方面,實際上卻不願公開這項協議的內容,以致何斌在臺替鄭成功「徵收關稅」成為不法行為,導致日後何斌潛逃中國、獻策攻臺的原因之一。
二、鄭成功攻臺前奏
在鄭成功與滿清鏖戰勝敗10餘載,終在2次(1658、1659)北伐失利後,慮及兵將征戰多年、兵疲馬困,沿海州縣多失、資源不足,加以清軍步步進逼、威嚇騷擾,頗使鄭軍疲於奔命。鄭成功自知長期固守金、廈兩島,實難擋清人天下之兵,故不得不調整戰略,另謀開闢整軍之地,以俾能長期抗清。而就主客觀環境考量,當時臺灣確實適合做為鄭氏抗清的基地。且值此同時,荷蘭通譯何斌因助鄭氏在臺徵稅而遭公司免除特權、債務纏身,遂於1660年初趁機潛逃廈門,同時向鄭成功進獻臺灣地圖、出謀攻臺策略,此即楊英《先王實錄》所載:「前年何廷斌所進臺灣一圖,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由於何斌長期居臺,對於荷蘭在臺情況頗多了解,「成功聞其言,觀其圖,卻如六月中暑,得服涼劑,沁人心脾,滿心豁然。」於是攻臺心意更加堅決。
當時閩臺各地不斷盛傳國姓爺準備攻打臺灣的消息,造成地方人心惶惶,住在中國沿岸的居民,紛紛寄信給在臺灣營生的親友,勸他們趕快逃離臺灣;至於在臺與荷蘭人較接近的漢人(有名望及富有的中國人),除了密告臺灣長官有關國姓爺將來襲的訊息之外,也驚慌而大規模的準備逃亡。因畏懼鄭軍入侵,在大員的荷蘭人,密集要求巴達維亞方面派援來救,終於在1660年9月由范德朗(Joan van der Laen)所率領的荷蘭援軍抵達臺灣(艦隊12艘、兵員1453人),但在駐守5個多月後,即在隔年2月隨著強勁的東北季風匆匆離臺,返回巴城的范德朗,在對東印度總督的回報中,除了宣稱國姓爺的攻臺情報只是空穴來風外,更惡意指控臺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怯懦膽小、耗費軍資,因此東印度公司乃決定解除揆一職務,並且派遣新任臺灣長官Hermanus Clencke van Odesse以取代揆一。不過,巴城的派令尚未傳達,鄭成功軍隊卻早已經進入了臺江內海之中。
在鄭成功與滿清鏖戰勝敗10餘載,終在2次(1658、1659)北伐失利後,慮及兵將征戰多年、兵疲馬困,沿海州縣多失、資源不足,加以清軍步步進逼、威嚇騷擾,頗使鄭軍疲於奔命。鄭成功自知長期固守金、廈兩島,實難擋清人天下之兵,故不得不調整戰略,另謀開闢整軍之地,以俾能長期抗清。而就主客觀環境考量,當時臺灣確實適合做為鄭氏抗清的基地。且值此同時,荷蘭通譯何斌因助鄭氏在臺徵稅而遭公司免除特權、債務纏身,遂於1660年初趁機潛逃廈門,同時向鄭成功進獻臺灣地圖、出謀攻臺策略,此即楊英《先王實錄》所載:「前年何廷斌所進臺灣一圖,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由於何斌長期居臺,對於荷蘭在臺情況頗多了解,「成功聞其言,觀其圖,卻如六月中暑,得服涼劑,沁人心脾,滿心豁然。」於是攻臺心意更加堅決。
當時閩臺各地不斷盛傳國姓爺準備攻打臺灣的消息,造成地方人心惶惶,住在中國沿岸的居民,紛紛寄信給在臺灣營生的親友,勸他們趕快逃離臺灣;至於在臺與荷蘭人較接近的漢人(有名望及富有的中國人),除了密告臺灣長官有關國姓爺將來襲的訊息之外,也驚慌而大規模的準備逃亡。因畏懼鄭軍入侵,在大員的荷蘭人,密集要求巴達維亞方面派援來救,終於在1660年9月由范德朗(Joan van der Laen)所率領的荷蘭援軍抵達臺灣(艦隊12艘、兵員1453人),但在駐守5個多月後,即在隔年2月隨著強勁的東北季風匆匆離臺,返回巴城的范德朗,在對東印度總督的回報中,除了宣稱國姓爺的攻臺情報只是空穴來風外,更惡意指控臺灣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怯懦膽小、耗費軍資,因此東印度公司乃決定解除揆一職務,並且派遣新任臺灣長官Hermanus Clencke van Odesse以取代揆一。不過,巴城的派令尚未傳達,鄭成功軍隊卻早已經進入了臺江內海之中。
三、鄭成功攻入鹿耳門
鄭成功選擇在此時出征臺灣的時機十分有利,一方面來臺助戰的荷蘭援軍已經撤離,留在臺灣的守軍不多;另一方面,此時東北季風已過,巴達維亞方面不僅不易獲悉臺灣被攻打的消息,所以無法立即派兵救援。只是鄭氏大軍來臺卻屢遭困厄,先於澎湖受陷風阻缺糧的困境,接著在鹿耳門外又遭潮退水淺不得進港,加以風雨未息、陰霧繚繞,但在「藩驚乏糧,又恐北風無期」之下,國姓爺仍堅持
於陰曆3月30日出征臺灣,時諸將有跪請暫候風雨者,但鄭氏卻稱:「冰堅可渡,天意有在。天意若付我平定臺灣,今晚開駕後,自然風恬浪靜矣。不然,官兵豈堪坐困斷島受餓也。」當大軍啟駕後,風雨波浪仍末停歇,但迨三更之後,雲收霧散,天氣清朗,使船隊得以順風前進,直驅臺灣。
1661年4月30日(陰曆4月初2)清晨,鄭成功所率領的400艘軍艦、2萬5000兵員,抵達鹿耳門口,先遣部隊在北汕尾北岸登陸後,率先擊滅了駐紮在此的少數荷軍,接著鄭成功與部將馬信等人亦上岸候潮,並踏勘營地;午時,潮水上漲,國姓爺回船,在留下部分軍船及由宣毅前鎮陳澤所率4000鐵甲兵駐守鹿耳門後,便領著主力船隊趁漲潮湧浪進入鹿耳門港道,接著大小船隻也陸續駛入臺江。由於鹿耳門港道水淺難行,無法通行大船,但鄭氏部隊卻能逢朔月午後的大水漲潮,使大小船隊得以順利進抵臺江內海,是以楊英《先王實錄》也稱此乃「天意默助也」。而後鄭氏大軍在幾乎毫無抵抗的狀況下,於離普羅民遮西北方約15分鐘航程的Zantecang附近搶灘,一部分軍隊則從Oijlaukan(禾寮港,又稱Smeerdorp)登岸,且「有很多中國人推車子在那邊等候,幫鄭軍把武器、頭盔、鐵甲等物載往赤崁。」由於荷蘭人錯估形勢,將重兵駐紮在大員港道,且原來負有防衛北汕尾重責的熱堡,早已毀於1656年的強風暴雨,所以只有少數荷蘭士兵駐紮,再加上禾寮港一帶有數千漢人援助鄭軍,使得鄭氏部隊得以順利進入內海,在陸續通過鹿耳門港道後,又成功在臺江東岸搶灘。
而當鄭氏大軍順利登岸後,隨即全副武裝、擊鼓吹號的向南方行軍,接著部隊集結在鄰近普羅民遮市街北邊的公司庭園一帶,在那裡搭起了上千個白色帳篷,而配合仍在臺江海面上待命的數百艘大小戰船,以及駐紮在鹿耳門(北汕尾北)上的先遣部隊,於是鄭氏大軍已對荷蘭人所掌握的大員、赤崁地區,呈現緊密包圍的狀態。此即楊英《先王實錄》所載:「四月初一日黎明,藩坐駕船即至臺灣外沙線,各船魚貫絡繹亦至。辰時天亮,即到鹿耳門線外。本藩隨下小哨,繇鹿耳門先登岸,踏勘營地。午後,大宗船齊進鹿耳門。…是晚,我舟齊到,泊禾寮港,登岸,札營近街坊、梨。□□□□□□□鎮督虎衛將坐銃船札鹿耳門,□□水師甲板,並防北線尾。」另外,有部分鄭氏船隊則沿赤崁海岸北進停泊在直加弄與新港溪附近,並且派遣許多士兵進入新港、蕭壠、麻豆和目加溜灣等平埔社,這主要是為了箝制駐守在各部落的荷蘭人,並監視所謂「荷蘭人忠實盟友」的4大社原住民。
1661年5月初,荷鄭雙方在赤崁一帶展開大戰,鄭氏部隊以優勢武力壓制了荷蘭人的反攻,進而完全攻佔了普羅民遮市街及近郊,並且迫使普羅民遮的地方官「貓難實叮」(Jacobus Valentijn)舉城投降。至於大員方面,臺灣長官在此時派遣上尉貝德爾(Thomas Pedel,文獻或譯為「拔鬼仔」)率領240名士兵登陸北汕尾,並會同荷船中最大的海克特號(Hector)等3艘船艦,前往鹿耳門水道,企圖以水陸合攻駐紮在鹿耳門的鄭氏守軍。海戰方面,荷蘭船隻的大砲威力強大,擊沉數艘在此停靠的鄭氏軍船,不過鄭氏部隊經重新調整佈署後,改以5、6艘戎克船圍攻荷蘭軍艦,也導致上荷船火藥庫的爆炸,造成「海克特號與最靠近的幾艘戎克船全都毀滅了」,接著其他荷艦也遭到嚴重攻擊,陸續退至外海,停止戰鬥。然而,卻有一艘無武裝的偵查船「Maria」號趁機逃脫,並潛至巴達維亞求援。在陸戰方面,貝德爾與他的240人特遣隊,卻遭鄭軍埋伏圍攻,致貝爾德和118名士兵被殺,殘兵則逃回熱蘭遮城。經此戰後,荷蘭人就決定採取堅守待援的態勢,將所有士兵及人民都撤退到熱蘭遮城內。5月底鄭氏部隊以重兵火砲強攻大員失敗,因此鄭氏也決定「圍困待其自降」,於是雙方進入持久的熱蘭遮城包圍戰,一直到9月中,荷鄭雙方有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都無大規模的戰事。
鄭成功選擇在此時出征臺灣的時機十分有利,一方面來臺助戰的荷蘭援軍已經撤離,留在臺灣的守軍不多;另一方面,此時東北季風已過,巴達維亞方面不僅不易獲悉臺灣被攻打的消息,所以無法立即派兵救援。只是鄭氏大軍來臺卻屢遭困厄,先於澎湖受陷風阻缺糧的困境,接著在鹿耳門外又遭潮退水淺不得進港,加以風雨未息、陰霧繚繞,但在「藩驚乏糧,又恐北風無期」之下,國姓爺仍堅持
於陰曆3月30日出征臺灣,時諸將有跪請暫候風雨者,但鄭氏卻稱:「冰堅可渡,天意有在。天意若付我平定臺灣,今晚開駕後,自然風恬浪靜矣。不然,官兵豈堪坐困斷島受餓也。」當大軍啟駕後,風雨波浪仍末停歇,但迨三更之後,雲收霧散,天氣清朗,使船隊得以順風前進,直驅臺灣。
1661年4月30日(陰曆4月初2)清晨,鄭成功所率領的400艘軍艦、2萬5000兵員,抵達鹿耳門口,先遣部隊在北汕尾北岸登陸後,率先擊滅了駐紮在此的少數荷軍,接著鄭成功與部將馬信等人亦上岸候潮,並踏勘營地;午時,潮水上漲,國姓爺回船,在留下部分軍船及由宣毅前鎮陳澤所率4000鐵甲兵駐守鹿耳門後,便領著主力船隊趁漲潮湧浪進入鹿耳門港道,接著大小船隻也陸續駛入臺江。由於鹿耳門港道水淺難行,無法通行大船,但鄭氏部隊卻能逢朔月午後的大水漲潮,使大小船隊得以順利進抵臺江內海,是以楊英《先王實錄》也稱此乃「天意默助也」。而後鄭氏大軍在幾乎毫無抵抗的狀況下,於離普羅民遮西北方約15分鐘航程的Zantecang附近搶灘,一部分軍隊則從Oijlaukan(禾寮港,又稱Smeerdorp)登岸,且「有很多中國人推車子在那邊等候,幫鄭軍把武器、頭盔、鐵甲等物載往赤崁。」由於荷蘭人錯估形勢,將重兵駐紮在大員港道,且原來負有防衛北汕尾重責的熱堡,早已毀於1656年的強風暴雨,所以只有少數荷蘭士兵駐紮,再加上禾寮港一帶有數千漢人援助鄭軍,使得鄭氏部隊得以順利進入內海,在陸續通過鹿耳門港道後,又成功在臺江東岸搶灘。
而當鄭氏大軍順利登岸後,隨即全副武裝、擊鼓吹號的向南方行軍,接著部隊集結在鄰近普羅民遮市街北邊的公司庭園一帶,在那裡搭起了上千個白色帳篷,而配合仍在臺江海面上待命的數百艘大小戰船,以及駐紮在鹿耳門(北汕尾北)上的先遣部隊,於是鄭氏大軍已對荷蘭人所掌握的大員、赤崁地區,呈現緊密包圍的狀態。此即楊英《先王實錄》所載:「四月初一日黎明,藩坐駕船即至臺灣外沙線,各船魚貫絡繹亦至。辰時天亮,即到鹿耳門線外。本藩隨下小哨,繇鹿耳門先登岸,踏勘營地。午後,大宗船齊進鹿耳門。…是晚,我舟齊到,泊禾寮港,登岸,札營近街坊、梨。□□□□□□□鎮督虎衛將坐銃船札鹿耳門,□□水師甲板,並防北線尾。」另外,有部分鄭氏船隊則沿赤崁海岸北進停泊在直加弄與新港溪附近,並且派遣許多士兵進入新港、蕭壠、麻豆和目加溜灣等平埔社,這主要是為了箝制駐守在各部落的荷蘭人,並監視所謂「荷蘭人忠實盟友」的4大社原住民。
1661年5月初,荷鄭雙方在赤崁一帶展開大戰,鄭氏部隊以優勢武力壓制了荷蘭人的反攻,進而完全攻佔了普羅民遮市街及近郊,並且迫使普羅民遮的地方官「貓難實叮」(Jacobus Valentijn)舉城投降。至於大員方面,臺灣長官在此時派遣上尉貝德爾(Thomas Pedel,文獻或譯為「拔鬼仔」)率領240名士兵登陸北汕尾,並會同荷船中最大的海克特號(Hector)等3艘船艦,前往鹿耳門水道,企圖以水陸合攻駐紮在鹿耳門的鄭氏守軍。海戰方面,荷蘭船隻的大砲威力強大,擊沉數艘在此停靠的鄭氏軍船,不過鄭氏部隊經重新調整佈署後,改以5、6艘戎克船圍攻荷蘭軍艦,也導致上荷船火藥庫的爆炸,造成「海克特號與最靠近的幾艘戎克船全都毀滅了」,接著其他荷艦也遭到嚴重攻擊,陸續退至外海,停止戰鬥。然而,卻有一艘無武裝的偵查船「Maria」號趁機逃脫,並潛至巴達維亞求援。在陸戰方面,貝德爾與他的240人特遣隊,卻遭鄭軍埋伏圍攻,致貝爾德和118名士兵被殺,殘兵則逃回熱蘭遮城。經此戰後,荷蘭人就決定採取堅守待援的態勢,將所有士兵及人民都撤退到熱蘭遮城內。5月底鄭氏部隊以重兵火砲強攻大員失敗,因此鄭氏也決定「圍困待其自降」,於是雙方進入持久的熱蘭遮城包圍戰,一直到9月中,荷鄭雙方有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都無大規模的戰事。
四、圍城之戰
在5月戰爭中,鄭氏部隊讓一艘無武裝的偵測船「maria」號趁機逃往外海,最後小船在逆風繞行50天後抵達巴達維亞求援。8月12日,巴達維亞派遣的援軍(11艘船及700人)抵達臺灣外海,一度提振熱蘭遮城的士氣,也使鄭成功及其部隊感到震驚,除了提升臺江內海沿岸及大員市鎮的軍備之外,也緊急徵調在南北各路屯墾的士兵;但因為惡劣天候的影響,荷蘭艦隊只得在外海暫緩攻擊策略,甚至有艘小船「Urk」號受暴風擱淺在臺江北岸,船員悉數遭鄭軍逮捕殺害,同時也給予鄭氏充裕的備戰時間。9月中,在熱蘭遮城砲火的掩護下,荷蘭援軍戰船駛入港道,順利將人員、裝備運送至熱蘭遮城內,使大員的荷蘭人得到完整的物資補給;之後又經過6天的準備,遂於9月16日在臺江發動戰爭,企圖突圍反攻,「揆一王盡出其眾,分水攻赤崁、陸攻鯤身,功令黃安統眾禦陸,親統陳澤等左右戎旗配船合擊」;結果仍在鄭氏優勢武力的壓制下,荷蘭方面無論在水路、陸路,都遭到嚴重挫敗,總計此役荷蘭士兵戰死達300餘人,溺斃無數,損失兩艘夾板船、3艘戎克船,大員的荷蘭人僅存下868名士兵,「自是甲板退入臺灣港,不敢復出」。而經此役後,「國姓爺在熱蘭遮城對面的北線尾,造了一個很大的砲臺,架上很多大砲」,用以監視並阻擋荷蘭船隊或援軍進出臺江港道。
1661年12月,大員的荷蘭人再次派出戰船、士兵出海,本欲率精銳前往中國福建與靖南王耿繼茂合作,企圖透過清兵的力量反攻臺灣,只不過船隊在順利出海後,竟然改往巴達維亞航行,以致熱蘭遮城盡失僅存的武力及最後反攻的希望,大員方面人人驚慌失措,有不少荷蘭士兵紛紛向鄭軍投降。1662年1月,鄭成功重新展開攻城佈署,聽從荷蘭投降士官Hans Jeuriaen Rade(或Hans Juriaen Radij)等人的意見,「令陳廣等焚紅夷夾板,黃安率眾自鯤身合攻」,順利摧毀在沙丘高地上的「烏特勒支堡」,佔有據高點,準備從高點砲轟熱蘭遮城。於是,當重要戰略地點遭鄭軍攻克後,大員的荷蘭人,自知再難抵禦,同時城內缺糧、缺水,處境困難,於是在經過會議後,決定放棄一切抵抗,與鄭氏交涉投降事宜,終於結束了長達9個多月的熱城包圍戰,也使荷蘭人在臺38年的統治,進入了尾聲。
在5月戰爭中,鄭氏部隊讓一艘無武裝的偵測船「maria」號趁機逃往外海,最後小船在逆風繞行50天後抵達巴達維亞求援。8月12日,巴達維亞派遣的援軍(11艘船及700人)抵達臺灣外海,一度提振熱蘭遮城的士氣,也使鄭成功及其部隊感到震驚,除了提升臺江內海沿岸及大員市鎮的軍備之外,也緊急徵調在南北各路屯墾的士兵;但因為惡劣天候的影響,荷蘭艦隊只得在外海暫緩攻擊策略,甚至有艘小船「Urk」號受暴風擱淺在臺江北岸,船員悉數遭鄭軍逮捕殺害,同時也給予鄭氏充裕的備戰時間。9月中,在熱蘭遮城砲火的掩護下,荷蘭援軍戰船駛入港道,順利將人員、裝備運送至熱蘭遮城內,使大員的荷蘭人得到完整的物資補給;之後又經過6天的準備,遂於9月16日在臺江發動戰爭,企圖突圍反攻,「揆一王盡出其眾,分水攻赤崁、陸攻鯤身,功令黃安統眾禦陸,親統陳澤等左右戎旗配船合擊」;結果仍在鄭氏優勢武力的壓制下,荷蘭方面無論在水路、陸路,都遭到嚴重挫敗,總計此役荷蘭士兵戰死達300餘人,溺斃無數,損失兩艘夾板船、3艘戎克船,大員的荷蘭人僅存下868名士兵,「自是甲板退入臺灣港,不敢復出」。而經此役後,「國姓爺在熱蘭遮城對面的北線尾,造了一個很大的砲臺,架上很多大砲」,用以監視並阻擋荷蘭船隊或援軍進出臺江港道。
1661年12月,大員的荷蘭人再次派出戰船、士兵出海,本欲率精銳前往中國福建與靖南王耿繼茂合作,企圖透過清兵的力量反攻臺灣,只不過船隊在順利出海後,竟然改往巴達維亞航行,以致熱蘭遮城盡失僅存的武力及最後反攻的希望,大員方面人人驚慌失措,有不少荷蘭士兵紛紛向鄭軍投降。1662年1月,鄭成功重新展開攻城佈署,聽從荷蘭投降士官Hans Jeuriaen Rade(或Hans Juriaen Radij)等人的意見,「令陳廣等焚紅夷夾板,黃安率眾自鯤身合攻」,順利摧毀在沙丘高地上的「烏特勒支堡」,佔有據高點,準備從高點砲轟熱蘭遮城。於是,當重要戰略地點遭鄭軍攻克後,大員的荷蘭人,自知再難抵禦,同時城內缺糧、缺水,處境困難,於是在經過會議後,決定放棄一切抵抗,與鄭氏交涉投降事宜,終於結束了長達9個多月的熱城包圍戰,也使荷蘭人在臺38年的統治,進入了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