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版連結
mail連結
facebook連結

生活百態專題報導90年專題報導

媽祖文化節
2016-02-17

媽祖文化節,廟宇服飾將更有特色,府城媽祖文化節重頭戲-神轎遊街將於四月七日下 午五時由市府西側廣場行宮出發,今年共有南市十一間及外縣市四間的媽祖廟共襄盛舉,這也是南市近年來最大的一次媽祖大會香。

鹿耳門天后宮簡介:

台南市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由於歷史悠久,媽祖威靈顯赫,常年有大批男女信徒從全國各地前來進香膜拜。根據歷史文獻記載,鹿耳門天后宮,原在鄭成功登陸地─鹿耳門北汕尾嶼,清初即稱"媽祖宮",奉祀天上聖母;清康熙五十八年由百官捐俸擴建為"天后宮",咸豐五年,台灣總鎮府邵連科與曾元福各官暨三郊公局等商賈捐資重建。同治十年,曾文溪改道,天后宮遭沖毀,鄭成功護艦媽祖(鹿耳門媽)神像暫媽祖宮庄爐主家中,民國三十六年復重建,民國六十五年再度重建,成為今日富麗堂皇之閩南式傳統建築廟貌。

鹿耳門天后宮,廟貌巍峨雄壯,正門俯視鹿耳門港口,南對安平古堡與四草砲台,東望台南科技工業區,西臨台灣海峽。沿海有青翠茂密的防風林,迤前為聞名的鹿耳門古港道;今鹿耳古港道遍植蚵架,竹筏橫臥,偶爾帆影兩三點綴溪面,朝暉夕陰,令人有發思古之幽情。

「鹿耳門」,它是鄭成功當年踏上台灣的第一步腳步,也是近代史上,東方打敗西方列強的地方。為恢復歷史的驕傲,也為追尋日漸散失的禮法,台南海邊一個一百多戶的漁村,結合學術界,動員全村老小,自民國八十二年起,辦出了連續至今精緻的文化饗宴。鹿耳門天后宮是這小漁村的生活、信仰中心,責無旁貸的擔負起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回饋上一代、教育中青代、啟蒙下一代」的共識,是文化活動的原動力。走出自己的風格,把鹿耳門天后宮發展成一個宗教文化中心,讓文化活動帶動村子的繁榮,就是這樣的一個意念,使得許多離鄉的孩子,如同候鳥一樣,一群群的飛回鹿耳門,投入「媽祖」的懷抱,不論是讀書的還是養魚的,都希望找到一份內在的驕傲,他們知道,未來努力的戰場,應該還是在自己的鄉土上。原鄉人,將不再是一個過客或旁觀者!
            
「鹿耳門」,它是鄭成功當年踏上台灣的第一步腳步,也是近代史上,東方打敗西方列強的地方。為恢復歷史的驕傲,也為追尋日漸散失的禮法,台南海邊一個一百多戶的漁村,結合學術界,動員全村老小,自民國八十二年起,辦出了連續至今精緻的文化饗宴。鹿耳門天后宮是這小漁村的生活、信仰中心,責無旁貸的擔負起繼往開來的歷史使命,「回饋上一代、教育中青代、啟蒙下一代」的共識,是文化活動的原動力。走出自己的風格,把鹿耳門天后宮發展成一個宗教文化中心,讓文化活動帶動村子的繁榮,就是這樣的一個意念,使得許多離鄉的孩子,如同候鳥一樣,一群群的飛回鹿耳門,投入「媽祖」的懷抱,不論是讀書的還是養魚的,都希望找到一份內在的驕傲,他們知道,未來努力的戰場,應該還是在自己的鄉土上。原鄉人,將不再是一個過客或旁觀者!
            
鄭成功開啟台灣近代史的源頭,三百多年後,風帆已逝,戰艦遠離了,曾經商帆雲集的鹿耳門,如今幻化成鹽田、魚塭。文化季活動,讓民眾從參觀者變成一個參禮者,把人帶入了歷史與鄉土的情感中,活絡了人們久蟄的熱誠,充實了人們的內心與精神。本次府城媽祖文化節,從四月一日到六日止,本宮希望藉已累積九年舉辦文化季、82年發現鹿耳門文藝季、8086年兩次的龍舟賽、8688年兩次的三郊還香、86年的府城百百旗....等等活動經驗,再次結合府城媽祖文化節,讓活動更加精緻,讓廟會活動更加優質化。本宮行館位於左側算來第三館,歡迎參觀指導。

鹿耳門天后宮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