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門媽歷史的媽祖
媽祖信仰,自宋代以降,幾已遍及中國沿海地區,甚至遠及南洋各島,凡有華人分布之地,皆可看到媽祖廟的建置。有關媽祖事蹟的文獻資料,現知最早為宋高宗紹興年間黃公度的〈題順濟廟詩〉,其次是宋光宗紹熙三年的興化軍莆田縣順濟廟靈惠昭惠崇福善利夫人封靈惠妃制誥;以後的方志、廟記亦迭有記述,茲從略。
媽祖信仰始自宋徽宗宣和四年,朝廷賜「順濟」廟額起,正式奉為信仰。宋室南遷、金人入侵,媽祖靈異事蹟隨莆田軍士四處征戰而傳播,由於媽祖不斷受朝廷誥封,終於奠定媽祖在民間信仰中的地位。入元以後,政府漕運以海運為主,數量頗大,當時對氣象變化的知識遠不如今,航行海上,常會遇到狂風巨浪,對媽祖之信賴更形熱烈,當朝封諡不止。明鄭和下西洋,對媽祖更是崇信有加,明成祖永樂五年更建廟於南京龍江闕,遣官致敬,成為祀典廟宇,是為官方立廟之始,民間建廟更是普遍。清朝入關之初,媽祖信仰並未受到重視,及至康熙靖海侯施琅克服明鄭勢力,上表承媽祖之佑,使由清廷錫封媽祖,並晉升為「天后」。清廷之錫封媽祖,除政治及軍事上的因素之外,民間商船的往來與對海洋事業發展的重視,亦是敕封之主因。
媽祖信仰的傳播是由她的海洋身分所決定的,沿著南北海岸線,由船戶、商人、百姓帶到整個沿海各省,並隨移民的向海外拓展,而傳播至港澳、台澎、日本、越南以及南洋諸島,甚至超越亞洲而傳播到歐美地區,其神格也已增大超出海上守護神的範圍了。